青砖脊兽筒瓦
斗栱横纵错杂
门窗横梁雕花
方圆天下
论技艺当中华!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中国古代建筑优美柔和的轮廓、变化多样的形式令人赞叹。当你置身于古建筑中欣赏之时,无不惊叹古建筑工匠的智慧。
古建筑之美让我们赞叹的同时,更应该对其进行保护。国家出台了很多关于古建筑保护的政策,高度重视古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古建筑保护是一个综合性多方面的工作。随着三维数字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科技技术也为古建筑的保护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更简单、更快速、更全面的记录与保护,使得古建筑保护也在逐步走向数字化。
古建筑数字化的优势和应用
-
更全面精细的保存古建筑各个时间段的信息;
-
有助于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
古建筑数字变形监测;
-
打造更全面的古建筑的展示;
-
有助于对古建筑的学习和教育;
-
古建筑平立剖图的绘制,二维数据存档;
什么是古建筑的数字化?
古建筑数字化就是将现实古建筑的尺寸、构造、图像等资料的虚拟化和数据化,能够在电脑中进行三维立体展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古建筑数字化的难点在哪?
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清明古建筑,外形古朴、华美,带斗拱的形制结构非常复杂。一座单体建筑,往往由成千上万个构件组成,没有用到一根钉子,木构件之间通常是榫卯交接;其屋面曲线除多呈抛物线外,还常有很多种兽性饰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古建筑数字化的方法有哪些?
-
相机拍摄
-
无人机搭载倾斜相机
-
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
-
VR全景
-
三维激光扫描仪
技术不分好坏,根据古建筑的特点和现实环境及数字化的目的,选取某一种数字化的技术或几种技术相结合使用。
亿嘉维度案例-古建筑数字化项目
本次项目是一个三层木质古楼需要做三维建模,要求古建筑尺寸精度误差不超过5cm的精细建模,建模满足三维量测和复原要求,精细地表现古建的外部特征和内部构造。纹理图片尽量与实物一致,逼真表现古建筑的色调与材质。斗拱、榫卯等结构按照具体要求进行拆分建模。
亿嘉维度解决方案
通过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高清纹理相机+手持激光扫描仪+无人机的设备组合形式,对古建筑进行数据信息的获取。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快速重构整个古建筑的结构立体空间信息,是获取古建筑整体架构的重要科技手段。使用彩色三维扫描能够辅助后期模型贴图,使得贴图更加精准。三维扫描技术记录古建筑现状,精度达到mm级别,能够高精度获取到古建筑的破损,裂缝等残损状况,辅助古建筑的修复工作。
手持扫描仪对于斗拱、浮雕等古建筑精细结构进行信息的补充获取,确保外业数据获取的完整性。
相机拍照是对古建筑色彩的获取,需要根据明暗光线对相机参数进行调整,保证图片色调的统一。
无人机航飞摄影是对古建筑三层屋面外部数据进行补充获取,这样建筑内部和外部以及细节的全部数据都能够完整获取。



古建筑的建模
首先,将地面激光扫描仪的点云数据与无人机的点云数据进行坐标对齐重构模型,得到古建筑整体的点云数据。

人工建模,先制作建筑物的梁柱结构,再制作门窗、墙、屋脊等其他结构。建筑物构件需要单独制作,包括柱础、柱、梁枋、门窗、斗拱等,最后用合成的方式将各个部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物。注意,建模过程中尽可能使用基本几何体作为构件,榫卯结构需要建筑师的配合,保障与古建筑的一致性。


古建筑是人类历史和文明的见证和载体。古建筑数字化有着主要的作用,古建筑数字化在古建筑的数字化存档、修复、宣传展示、古建筑研究、学习教育等领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